中秋节有什么由来?

2023-06-24 来源:网络 作者:玄学堂

一:“嫦娥奔月”说。早在战国末年成书的《归藏》记载:“昔日嫦娥以西王母的不死药以服之,遂奔月为月精”。人们对嫦娥寄以同情,说她登上了天帝的后庭,十分寂寞。所以在唐代开始将八月十五日夜的赏月改称为祭月,期盼嫦娥回归人间。


二:“庆祝丰收”说。中秋节的起源和农业生产有关。八月中秋时,农作物基本都成熟了,农民为了庆祝丰收,表达喜悦的心情,就以“中秋”这天作为节日。


三:“秋夕月”说。古代有秋天祭月的礼制。西汉成书的《礼记》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又据《国语》记载:“古者,先王既有天下,又崇立于上帝、明神而敬事之,于是乎有朝日、夕月以教民事君。”夕月,就是古代天子祭祀月亮的一种仪式。从这两段记载来看早在先秦时期我国就已经有了在秋天祭祀月亮的行为,其目的最初是天子为了教化子民而举行的活动。久而久之这种官方的行为逐渐的演变成了民间行为,终于成为了一种约定俗成的节日。两汉时已具雏形。不过,汉代的中秋节定在立秋之日。到唐代才定在农历八月十五。


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春秋末年《周礼》中:“中春昼,鼓击士鼓吹幽雅以迎暑;中秋夜,迎寒亦如云。”但它指的不是中秋节,而是秋季的第二个月。赏月的风俗来源于祭月。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魏晋时期,但未成习。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


但在唐代以前,史籍上没有关于中秋节的记载。中秋节的概念,先是出现在了唐诗中。据统计,在4万余首唐诗中,写到八月十五赏月的诗歌共有111首,分别来自65个诗人,其中比较著名的有杜甫的《八月十五夜月》、韩愈的《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刘禹锡的《八月十五日夜观月》等。唐诗中的中秋节,没有月饼,只有月亮。月亮大多与乡愁有关,这多半是因为感性的诗人由满月联想到自身的境遇,便发出感叹,中秋节也被赋予了思念、团圆的含义。


到了唐代,中秋赏月的风俗颇为盛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中秋节开始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就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传说唐玄宗梦游月宫,得到了霓裳羽衣曲,民间才开始盛行过中秋节的习俗。唐李朴的《中秋》中写到:“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唐欧阳詹《长安玩月诗序》记裁:“秋云于时,后夏先冬;八月于秋,季始孟终,十五于夜,又月云中。稽于天道,则寒暑均,取于月数,则赡魄团,放曰中秋。”这是说,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的秋节。在每年农历八月十五举行,恰值三秋之中,故名中秋节。民间俗称八月节。是夜,月亮最明、最圆,月色也最美好,千家万户围坐在一起观赏月色,共享天伦之乐,因此,人们又把中秋节叫做“团圆节”。


宋代,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同样有不少咏月诗句。如宋代黄幹的“和江西王仓中秋赏月韵”中写到:“一轮天外长明彻,万象胸中自屈盘”。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说:“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而且“弦重鼎沸,近内延居民,深夜逢闻笙芋之声,宛如云外。闾里儿童,连宵婚戏;夜市骈阗,至于通晓。”吴自牧《梦梁录》说:“此际金凤荐爽,玉露生凉,丹桂香飘,银蟾光满。王孙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危楼,临轩玩月,或开广榭,玳筵罗列,琴瑟铿锵,酌酒高歌,以卜竟夕之欢。至如铺席之家,亦登小小月台,安排家宴,团围子女,以酬佳节。虽陋巷贫篓之人,解农市酒,勉强迎欢,不肯虚度。此夜天街卖买,直至五鼓,玩月游人,婆婆于市,至烧不绝。”而《新编醉翁谈录》记述拜月之俗:“倾城人家子女不以贫富能自行至十二三,皆以成人之眼眼饰之,登楼或中庭焚香拜月,各有所朝;男则愿早步蟾宫,高攀仙桂。……女则愿貌似嫦娥,圆如皓月。”由此可见,中秋节在宋代已成为我国的一个重要节日。


明清两朝的赏月活动,盛行不衰。“其祭果饼必圆”;各家都要设“月光位”,在月出方向“向月供而拜”。明末清初陆启浤《北京岁华记》载:“中秋夜,人家各置月宫符象,符上免如人立;陈瓜果于庭,饼面绘月宫蟾免;男女肃拜烧香,旦而焚之。”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云:“是夕,人家有赏月之宴,或携柏湖船,沿游彻晓。苏堤之上,联袂踏歌,无异白日”;“民间以月饼相邀,取团圆之义”。清代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云:“中秋月饼,以前门致美斋者为京都第一,他处不足食也。呈供月月饼到处皆有。大者尺余,上绘月宫蜡兔之形。”“每届中秋,府第朱门皆以月饼果品相馈赠。至十五月圆时,陈瓜果于庭以供月,并祀以毛豆、鸡冠花。是时也,皓魄当空,彩云初散,传杯洗盏,儿女喧哗,真所谓佳节也。唯供月时男子多不叩拜。”同时这五百多年中还推出“烧斗香”、“走月亮”、“放天灯”、“树中秋”、“点塔灯”、“舞火龙”、“曳石”、“卖兔儿爷”等节庆活动;其中的赏月,吃月饼、团圆饭等习俗,一直流传到今天。